本科生通知公告

当前位置: 公司首页 > 教学工作 > 本科生通知公告 > 正文

2015-2016学年第一学期 王磊杰 《精密制造基础》课程教学大纲 12机械3-4

发布时间:2015-10-15  点击数:

 《精密制造基础》课程教学大纲

 

一、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

课程名称:精密制造技术

课程类别:必修课√  专业选修课

总学时/学分:32/2

其中理论学时/实验(实训、讨论等)学时:32/0

授课时间:5-16周,周一1-2节,5-8周周三1-2

授课地点:7B413

任课教师姓名:王磊杰

职称:讲师

开课单位:williamhill

适用专业年级:2011机械机械设计34

联系电话:743184   13620037899

Email:   wanglj@dgut.edu.cn

答疑时间、地点与方式:1.每次上课的课前、课间和课后,在上课教室答疑;2.每次发放作业时,在课堂集中讲解。

二、课程简介

机制专业作为高等公司的较老专业,其课程也应与时俱进,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正是应当前制造业水平的发展而开设的,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。作为现代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课和入门课,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本专业员工的知识面,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。

三、课程目标

结合专业培养目标,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。这些目标包括:

1.知识与技能目标: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室员工突破一般机械加工的范畴,建立起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,掌握相关基础知识,了解机械加工前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,培养员工在相关技术领域从事与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相关工作的能力。

2.过程与方法目标:以专题的形式通过启发引导式教学,培养员工查找、检索、跟踪最新技术发展现状的能力,并尝试培养员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掘有价值研究点的能力。

3.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:培养员工解决工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,培养作为一个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。

四、与前后课程的联系

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必修课。其先修课程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。如果员工具备机械工程材料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,将非常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。

五、教材选用与参考书

1.选用教材: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》,袁哲俊、王先奎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1,第2版。

2.参考书:

1. 袁根福,祝锡晶主编,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7

2. 刘贺云,精密加工技术,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1991

3. 王先逵,精密及超精密加工,机械加工手册,2,14,机械工业出版社,1991

 

六、课程进度表

教学进程表

周次

教学主题

要点与重点

要求

学时

1

绪论

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、地位、现状与展望

掌握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,了解其地位、现状与发展趋势

2

2

第二章 超精密切削的切削速度、刀具磨损和积屑瘤

切削速度的选择,积屑瘤的生成规律

掌握切削速度的选择,刀具磨损和积屑瘤的生成规律

2

3

第二章 切削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,切削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、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

切削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

掌握切削参数变化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

2

4

第三章 精密磨削与超精密磨削

精密磨削与超硬磨料砂轮磨削,超精密磨削与精密和超精密砂带磨削

了解精密磨削与超硬磨料砂轮磨削,了解超精密磨削与精密和超精密砂带磨削

2

5

第七章 精密研磨与抛光及其工艺因素

精密研磨与抛光及其工艺因素

掌握精密研磨与抛光工艺因素

2

6

第七章 精密研磨与曲面抛光新技术

精密研磨与曲面抛光新技术法

了解精密研磨与曲面抛光新技术

2

7

第四章 超精密机床布局、主轴、导轨和驱动系统

超精密机床主轴,机床导轨驱动系统

了解超精密机床布局,掌握超精密机床主轴、导轨

2

8

第四章 超精密机床微量进给、在线检测与床身抗干扰

超精密机床的激光在线检测系统,床身抗干扰措施

掌握激光在线测量原理、床身抗烦扰措施

2

9

第五章: 直线度、平面度、垂直度和角度测量

直线度、平面度、垂直度和角度测量

掌握直线度、平面度、垂直度和角度测量原理及方法

2

10

第五章 圆分度、圆度和回转精度测量

圆分度、圆度和回转精度测量

掌握圆分度、圆度和回转精度测量原理及方法

2

11

第五章 激光测量

激光测量原理

掌握激光测量原理及应用

2

12

第六章 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技术

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技术

了解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技术

 

13

第九章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外部支撑环境

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外部支撑环境

了解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外部支撑环境

2

14

第八章 微细加工技术

微细加工方法

了解微细加工方法原理,

2

15

第十章 纳米技术

纳米级测量与加工方法

了解纳米级测量与加工方法

2

16

机动

 

 

2

 

七、教学方法

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教学,并通过一次实验学习精密测量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。

八、对员工的学习要求

1.学习本课程的方法、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。

本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,包括机械、数学、计算机、电子、光学等,因此,员工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。在课外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,尤其是学习精密仪器的说明书。

2.员工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

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,按约1: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(预习、复习、编程练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),员工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2小时,员工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4小时。

3.员工的上课、实验、讨论、答疑、提交作业(论文)单元测试、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

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,如果作弊,以0分计。课前预习,坚持上课,认真听讲,做好笔记,积极参与教学互动,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;课后认真复习,独立完成作业。

4.员工参与教学评价要求

依照按公司规定,课程结束前1-2周内,按照公司统一安排,通过网上评教系统,回答调查问卷,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,是员工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,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,每个员工都必须参加。非常欢迎同学们对本人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态度等各方面提出建议。

九、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

考核内容

评价标准及要求

权重

作业

1. 评价标准:独立、解答合理、及时完成给满分。

2. 要求:能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答,独立、按时完成作业。

20%

考勤

1. 评价标准:缺勤第一次扣1分,第二次扣5分,第三次扣10

2. 要求:全勤。

10%

期末考试(课程论文)

1. 评价标准:格式规范,论述合理。

2. 要求:论文叙述正确、格式规范,能体现对现代精密和超精密技术的独立认识。

70%

期末考试方式

开卷□     闭卷□   课程论文√    实操□

 

 

十、院(系、部)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

 

 

公司(系、部)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,同意执行。

 

 

院(系、部)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:            日期: 2015  9 1

 

 

  • 公司官方微信

地址: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williamhill体育

邮编:523808

电话:0769-22861122

传真:0769-22861122

邮箱:982108410@qq.com

版权所有 © 英国·威廉希尔(williamhill)唯一中文官方网站 粤ICP05008829